“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的文化基因。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对客户进行了2B, 2C, 2G等等划分。在Web3的世界,如何认识你的客户呢?在一个去中心化、无阻碍的价值流通的世界里,很多时候你的客户就是一个算法。我称之为2A。
最近思考业务发展与流程的过程中,一个问题不可避免,那就是业务模式的归纳和抽象。同时推而广之,考虑到在Web3的世界,业务模式与传统的互联网有什么不同,以及在流程中如何体现。Web3可以借鉴Web2的经验和模式,但不能照抄,在具体的流程设计中,甚至可以借鉴制造页和服务业的经验,当然也不能照抄。因为这里面最基本的原则是相同的,一个企业要发展,必然要为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成功。
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谁是客户,还有谁是客户的客户,传统互联网企业会考虑 2B(商业用户),2C(消费者),甚至 2G(政府),2T(物联网)等等。这些在Web3的发展中仍然适用,但是,Web3领域的实体可能服务于一个去中心化网络,服务于一个算法市场,构建或者服务于协议。因此,Web3世界的客户考虑方式可能不同,这里出现了直接面向算法市场的服务实体,他们不是2B/2C/2G/2T的,他们是2A(to Algorithm)。他们直接面向算法(或者协议)服务。
注:2A 还是 2P(to Protocol):两种说法都可以,2P可能更好一些。但是呢,A排序靠前,选择A 感觉好些,就选 2A 了。
Web3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协议的价值被直接体现。由于区块链技术和通证的激励,使得投资者和用户可以享受协议的适用带来的巨大价值。这在Web1.0或2.0里面是没有的。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类似 TCP/IP,HTTP,SMTP,TLS等等基础协议是构建网络的基础,没有这些协议,互联网就不存在,但是,这些协议的发明者和构建者却没有从协议的广泛使用中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Web2.0是通过应用来体现网络价值的。
拜登加密行政命令中 “风险”提及47次,“机遇”仅有2次:金色财经报道,昨天白宫发布拜登签署加密行政法令的情况说明书,其中提到美国数字资产政策包括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金融稳定、非法金融活动、美国在全球金融系统及经济竞争中的领先地位、金融包容性以及负责任创新6大项。但通过分析这份加密行政命令全文发现,其中“风险”(risk)提及47次,“机遇”(opportunity)仅有2次,这意味着该行政命令严重偏向风险,几乎完全忽略了加密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机会。(Trustnode)[2022/3/10 13:49:47]
而Web3.0 协议的价值被直接体现出来,这当然依靠的是区块链和通证化。比特币就是一套Nakamoto PoW共识协议的实现,Ethereum通过加上EVM对相关指令的支持,ZCash诞生于 zkSnack 零知识证明协议的工程化,Filecoin是存储的复制证明和时空证明的创新。他们可能有一个大的愿景,但是,这些项目和团队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具体客户的概念年,如果说有客户,那么就是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讲,大量的Web3项目和团队是为协议和算法而生的。
Web3.0算法和协议的实现可以通过通证化直接体现价值,因此,在Web3.0的世界里,协议的价值体量是超过应用的。这和Web2.0恰恰相反。在Web3.0的世界里,应用可以是很薄的一层,这是因为Web3.0是一个更开放的世界,网络、服务和应用是可组合的。一个可以被更多应用调用的服务价值能大。那么这回促进可组合性服务和应用的发展,会促使应用分层,一些服务层的应用会沉淀为协议来提供更大价值的服务。
这些构建协议和算法的项目和团队,他们不是2B的,也不是2C的,他们是2A的。
尽管直接构建算法和协议的团队给Web3.0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但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说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参与者是生态的建设者、投资者或者用户。
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算法世界里,为Web3.0提供服务业务模式也可能是2A的。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为公链的网络提供服务。比如说参与建设和维护比特币、以太坊、Filecoin、ZCash等等各个公链。毋须讳言,这些公链对参与者的报酬就是区块奖励。以获取区块奖励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实体他们的客户是谁?是区块链网络,当然再往前推一步可以说是这些网络的使用者。但是,从业务的角度而言,他们不用关心这些具体的使用者,他们只服务于这些协议。因为很简单,只要符合协议的要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就能获得高回报。
对于这些服务实体而言,他们研究客户需求是研究协议本身,研究协议的要求、研究如何在满足协议算法的情况下降本增效、研究和维护协议的安全。是的,这个2B的企业研究用户差不多,只不过Web3.0的区块链公链网络的建设和服务者眼睛盯的是协议(算法)这个客户。
不仅仅是公链的建设和维护者,一些其他协议的服务者也是如此,他们同样服务于协议。比如说,DEX的流动性提供者要研究算法本身、算法利息、无常损失等等很多方面,同样,流通性服务的实体他们眼睛也是盯住算法的。他们视算法为客户,因为是算法为他们的服务付费的。
当然,算法需要依靠为它的客户来提供价值,但这是算法设计者的事,算法设计者考虑的更多的是、经济、博弈论、心理等等多个方面。与其说他们考虑的具体一个一个的客户,倒不如说考虑的世界或者缩小到一个行业,更多是宏观层面的东西。
尽管客户的形态可能不同了,但作为一个企业或者其他形式的实体,盈利总是依靠为客户服务,成就客户而来。因此,了解你的客户、研究你客户增长潜力、为你的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这些根本的属性不会改变。当然与传统的服务对象相比,也有所不同。初步思考,具有如下特点:
行业发展的洞察判断尤为重要:这一步是选择客户(服务于哪个协议或算法)。Web3.0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参与网络建设还是服务于网络,都需要准确的判断。这有点像当前互联网创业者做的事情,但不像互联网公司服务2B或2C的客户。因为Web3.0更多是服务于网络和协议,因此更简单。
技术的价值凸显:既然是服务于算法,那么就要吃透算法,Web3.0的算法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技术要求高,因此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是必须的。这个技术团队实际上就是直接参与了解客户和服务客户的整个流程。
合作大于竞争:在 2A 的模式中,尤其是在去中心化的 2A 模式中,更多的人参与实际上是给这个客户(协议/算法)带来更大的价值,这里始终是一片蓝海,参与的人越多,价值会更多地裂变。因此友商是真正的友商,是相互成就的。
参与协议进化和运营:协议的服务者如果想更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么就需要成就客户,也就是说要推进协议进化和参与协议的生态,促进协议的采用。也就是说如何让客户(协议)更好地服务于它的客户(协议的用户)。Web3.0的协议不断翻新进化,不断地跟进、参与、推广反过来也会为服务者带来更大的收益。
简单而言,就是研究协议、参与协议、改进协议、推广协议。协议通过算法来实现,而算法落地为计算机程序。作为程序而言,这是程序员的天堂。算法具有确定性,也就是说固定的输入产生确定的输出。从这个角度来看,2A 的业务更加直接和具有确定性,业务模式和商业可能更加简单,流程也可能更加容易。
最后,要特别说一句,这里我说 2A 是Web3.0世界的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但并不是说Web3.0的业务模式只要 2A。实际上大量为Web3.0服务的实体,他们通常都有 2B、2C甚至是2T业务的。比如公链服务来说,许多矿池就提供的是2B或2C业务,他们一方面要2A,研究算法,从算法哪里获取收益,同时,也为其他用户提供服务,来获取佣金。
对于企业或服务团队来说,他们需要在各种模式中权衡,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