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计算机教授史元春作客阿里研究院,参加“科技与人——元宇宙跨界对话”,与技术专家和科幻作家一起讨论当下最热门的“元宇宙”。
尽管“元宇宙”在当下舆论场得到热议,但史元春仍坚持热话题的冷思考。她认为,“元宇宙”还只是科幻,远未成真。特别是“元宇宙”在用户端的使用效果还远没有达到科幻小说描写的程度。
作为人机交互领域的专家,史元春说,人机交互是当下很多人畅想的“元宇宙”的核心技术。史元春表示,人机交互的研究就是希望实现人机共生环境中人机高效的语义交换,也就是让机器理解人的自然而模糊的表达,能够支持“元宇宙”中更快捷和有效的信息访问。但目前还远未实现这个目标。
HyperGraph 与 DODO 达成合作关系 并为其提供数据索引查询服务:据官方消息,去中心化数据服务平台 HyperGraph 与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DODO 达成合作关系,DODO在币安智能链(BSC)上采用 HyperGraph 的数据索引查询服务来交付行情版块,提升研发效率。目前 DODO 在币安智能链(BSC)上日交易额达数亿美元,HyperGraph可以为DODO提供快速、稳定的数据服务。DODO 在 BSC 上的数据已在 HyperGraph 同步并投入使用,未来双方还将在多平台展开合作。[2021/4/16 20:26:28]
在回顾了信息技术近百年的发展后,史元春表示,“元宇宙”并不是创新、突破性的技术,也不是给一个已有技术带来革命性的解决方案;而是给技术的整合和应用带来更大可能。从这个角度看,“元宇宙”的想象空间很大。正因如此,“元宇宙”不仅成为资本大力推动的未来市场,也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当然,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的“元宇宙”也会推动科研创新。
OKB跌破4.7美元关口:OKEx数据显示,OKB短线下跌,跌破4.7美元关口,现报4.699美元,日内涨幅达到1.01%,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0/11/7 11:57:01]
史元春介绍,1990年代“元宇宙”(Metaverse)刚刚在小说中出现时,其中最热门的概念是数字化身(Avatar)。2009年,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让这个词广为人知。不过,作为一个学术术语,数字化身在计算机领域早就存在。1980年代,清华计算机系就在做语音口型的合成;20年前,团队研制的智能教室系统中就有情感化的虚拟助手帮助教室师生顺畅开展互联有远程学生的自然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活动;10年前,研究团队做了多模态感知用户状态的虚拟宠物,可根据用户生活工作状态变换形态并及时提示用户更健康生活方式;今年,清华研究团队还开发了3D高逼真数字人技术,支撑了更个性和生动的场景和应用,但计算量巨大,目前远不能支持用户终端实时生成。
结合研究实践,史元春提出,通过建立情境任务、交互行为编码等方面的原理,机器能在行为数据基础上推理获得相对更加准确的交互意图,能有效改善触屏操作的准确性,支持免唤醒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可穿戴交互设备的开发。
她认为,“元宇宙”中的交互过程更需要优化,使得用户能尽量直达必要的交互任务,而不需要在到达路径上花费精力。目前,她的团队已经针对现有成千上万的移动应用,自动识别交互任务,建立交互任务图谱,为当前情境中的用户找到完成交互任务的最优路径,为不同用户不同场景打造更高效界面。比如,很多应用都有扫码任务,目前还都需要用户操控每个应用的流程,很繁琐,她的团队开发的“拍拍扫码”(安卓平台可以免费下载)支持用户仅通过拍击手机上沿的动作就可直达当前需要进行的任意扫码功能。
对于未来“元宇宙”可能带来的治理难题,史元春表示,信息技术是无形的,很难管控。伦理教育应该成为行业的道德规范,还要有一定的法规约束。元宇宙不是不受控的宇宙,要有一个责任体系,前些年AI领域就有很多的规则制定。这种规则应该是一个体系化的考虑,包括人类、法律、社会到技术本身如何更好的应对。很多问题都是两面的,一面是技术的高歌猛进,一面就一定是关于意义的讨论和道德约束。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