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V神所提「正统性」一词的探讨

Vitalik 在《正统性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一文中提出了Legitimacy(正统性、合法性、认受性)这个概念,随着对该概念的探讨,我发现从现象入手来认识正统性是一条便捷的道路,这些现象有趣且意味深长,本文也将由此展开。

在焦虑研究院的讨论启发了我去理解正统性,感谢孙铭、潘超等等老师分享的观点和资料。不过受本人认知的局限,文中对该话题可能会有诸多理解未到位的地方,这仅与我自己有关。

一.现象

圣旨的第一句话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它声明的是发布这道圣旨的皇帝的正统性:奉天。天命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正统性的来源。对于一个想要成为统治者的对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表明自己是天选之人,证据可能是遗诏,可能是天象,因此这两者在王位更替或改朝换代时会屡屡出现。

为什么要强调自己具有正统性,因为正统性意味着的是正当性,如果不对正统性这个词做延伸或抽象,它指的是人民对政权或律法作为一种权威所给予的认受。该词应用于区块链时要做扩展,我们在稍后讨论。

进入现代社会,正统性显然不再来自于天命,它来自于哪儿?看看当政权变化时,想要成为掌权者的对象争夺的是什么,这个被争夺的事物就是正统性的来源;争夺到了,该对象就具有了正统性。以美国为例,特朗普和拜登争夺的是票数,他们会想尽办法获得民众的选票;当民众投完票,角斗便围绕票数是否作假展开。

票数意味着民意,「民意」取代了「天命」成了现代社会的正统性的来源。纵观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或政权的正统性都来自于民选。

在区块链领域与正统性相关的故事是什么?先来看看比特币。比特币每次有分叉事件时,大家声称的是什么?声称自己才是奉行中本聪原教旨主义或者比特币原教旨主义的一方,甚至Craig Wright 还要声称自己是中本聪。

这就是大家争夺的比特币上的正统性:真正的比特币。什么是真正的比特币,也许是中本聪精神的/白皮书的比特币;中本聪不在,对正统性的争夺便围绕对中本聪观点和白皮书的解读展开。

以太坊上又如何?同样从分叉事件看。在The DAO 事件中,以太坊分叉成了ETC 和ETH,我们会轻视ETC,就像不太看得上BTC 的一些分叉链一样吗?并不会,反而就拿我个人而言,虽然不持有ETC 但从内心却尊重它。为什么?恰恰是因为ETC 具有正统性。ETC 身上的正统性是区块链链上的正统性,正统性的来源是中本聪共识:工作量证明加上最长链原则。

那ETH 不具有正统性吗?并不是。ETH 具有正统性,不过它的正统性是链下的正统性,正统性的来源是民意。

写到此处我突然想到,这或许才是BTC 的故事和以太坊的故事成为了不同故事的最重要的原因,它们二者的不一样不仅仅是技术路线上的,更是对正统性的看法上的。这导致比特币上和以太坊上的权力的来源不一样,不一定恰当但可能会让事情更易理解的说法是,两者的「宗教」不一样。

在The DAO 事件中引入链下的正统性给予ETH,这件事对区块链意识形态(我不确定意识形态这个词是否恰当)的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打破了链上与链下的结界。在这之前,以区块链原生的正统性为正统性;在这之后,既有链上原生的正统性,又有现实世界的正统性。

Seba银行CEO :内部估值模型显示今年比特币价格在50000美元到75000美元之间:金色财经报道,Seba银行首席执行官 Guido Buehler 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接受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加密货币,今年比特币的价格可能会达到 75,000 美元。Buehler称,我们的内部估值模型显示今年比特币价格在 50,000 美元到 75,000 美元之间。我很有信心我们会看到那个水平。(CNBC)[2022/1/12 8:44:16]

这或许是区块链上与权力、共识相关的问题会分外复杂的原因:如果首先就难以在正统性来源上达成共识,就难以借助正统性去达成诸多关于具体事件的共识。在某起事件中这两种正统性不冲突就还好,一旦冲突,就会是比较大的可能会导致分叉的问题。

站在这个推论来回望过去的分叉,会发现分叉的原因几乎都是对正统性的争夺、或者在正统性来源上的分歧、或者以正统性为旗帜的争斗,而不是在其他任何问题上。这真的很有趣。(注:那些由个体发起的、与社区共识无关的、出于私人目的的分叉不包含在内。)

二.当我们谈正统性时

在讨论了与正统性相关的现象后,接下来讨论正统性这个概念。如果从正统性这个词直接入手,会发现比较困难,它就是一个有着明确定义的术语;但从上文对现象的描述中不难发现,在实际状况里,与正统性相关的一切是围绕以下两个话题展开的:

谁具有正统性。

它的正统性来源于什么。

也就是说,事情是围绕谁有正统性、其正统性来源于哪儿推进的;不是围绕什么是正统性,什么不是正统性推进的,这种说法本身也不成立。(比如我们会说康熙具有正统性,其正统性来源于天命所授;但不会说康熙是正统性,天命是正统性。)

而对于我们的探讨而言,如果先把正统性拆解成上述两个具体的话题,一切就会豁然开朗。在现实世界和区块链,这两个话题有着截然不同的重要性,这一点也有趣。

在现实世界,「正统性来源于什么」这个问题不重要 ,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人们在这一点上达到的是高度的、甚至高到叫人吃惊的共识。不重要是指它不会在日常中困扰人们,如果它困扰人们的时候,会是整个社会发生跃迁的时候。

孙铭批注:“但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很重要。任何关于正统性问题的理论,都是从其来源开始阐述的。在哲学语境下,通常对来源归于「神授」(宗教视角)、「民意」(现代民主理论)、「武力征服」(古代历史追溯)、「继承」(包括嫡长子继承、选贤、禅让等权力交接模式)等。现实世界对正统性的共识属于结果,由于这种结果的确经常客观可见,所以不是理论解释的重点。”

「谁具有正统性」这个问题却非常重要,谁具有正统性,谁便有当权的合法性,或者说谁便是被民众认可的。当政权变化时,角逐者们会就正统性展开激烈地争夺,这一点在上文对现象的描述中是明显的。

在区块链领域,现实世界中的「谁具有正统性」这个问题,也许不会也不该发生,即区块链上不该有具有正统性的某个具体组织或某个人。在一个以去中心化为目标的系统内,要避免把权力或权威赋予「谁」这种实体,因为这会导致该实体成为某种中心。

但我们可以,实际上好像也是,对「谁」这个概念做延伸,它不是指实体,而是指某种思想、某种行为等等。当遇到具体的情况时,我们讨论此中的哪一种具有正统性,然后做出判断;而不是把正统性赋予实体的谁,由它来处理分歧、统一行事。

不同于现实世界,在链上「正统性来源于什么」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因为结界的打破,链上有了不同的正统性来源。

三.正统性

孙铭说:“正统性的问题来自于当有竞争者时,社区会跟随哪一者。对于正统性的理论,现在比较多的是基于各种契约论模式的解释。我个人比较认同的是某种基于人类社会组织效率的理论:有单一的法统是人类这种巨多缺陷的生物社会化后的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当存在群体内部分歧、导致难以有序协调一致时,法统能够迅速把群体的共识收敛聚焦至单点,从而避免内耗和混乱;因为群体生活的人是需要简单明了的信息指示的,群体很难处理复杂的信息然后协同性行动。”

我觉得这很好的阐述了正统性的作用:它是帮助人类处理信息的有效工具,是达成共识的共识,就像制定规则的规则;“而且这个「元规则」还应当简单直接、易于处理,群体(智商通常会低于单个个体)可以轻松执行后就得出结论”(孙铭批注)。当分歧发生时,人们可以根据是否具有「正统性」来高效地达成共识 。

以正统性的作用为突破口,可以抓住正统性这个词本身,对它的属性、范围等等展开讨论。

1.正统性的作用决定了在「正统性来源于什么」上,人们需要达成高度的共识,否则在借助正统性达成共识前,还要就正统性本身去达成一轮共识,问题反而会复杂。在某个特定的组织结构中,其正统性的来源往往是单一的。

孙铭批注:“比如公司的领导权的正统性,其来源于法定(法律会规定公司内部的权力层级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等)。但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组织」没有明确的形态和边界,因此也没有法律这类成文性的正统性来源:此时正统性的来源可能会是原创者身份、独有的伟大贡献、超强人格魅力,甚至压倒性的经济资源等。”

2.正统性是哲学范畴的一个词汇,它描述的是一个秩序或政权值得被承认、值得被认可的程度。孙铭认为:“权力或权威也不是凭空产生的,Legitimacy 是关于权力的根本性共识。”

只有想要获得权力的对象,才会有获得正统性的需求,正统性代表的是权力的正当性、合法性。不过在区块链,我们对「谁」这个概念做扩展,「谁」不指向某个政权。

3.正统性不是褒义词或贬义词;正统性的来源不是美德,并不是说「美好的、道德的」的事物就是具有正统性的事物。

如果我们以美好的、道德的或者其他什么抽象的评判标准作为正统性的来源,一来很难就这些标准本身形成高度共识,二来很难在多个对象上都形成高度共识,三来即使对多个对象都有高度的共识,如果它们在某个具体事件中导致的结果不一致,依哪一个?这又需要额外的一轮共识,“而且这种额外的共识也不是固定的,而是会迭代的”(孙铭批注)。

4.Vitalik 在分析正统性的实现方式时,列举了几个方面:提到了暴力,这是暴力作为正统性的来源;提到了公平性、绩效,这其实是民意作为正统性的来源,这些事物并不直接作用于正统性,而是作用于民意,再由民意作用于正统性。

对正统性来源的讨论,很多实际上是对民意来源的讨论,这是因为我们处在以民意为正统性的时代;但把这两个问题分开对于理解正统性是有帮助的。民意的来源是丰富的,民意的来源可以是美好的、道德的,但这些不是正统性的来源。

Vitalik 在文中还提到了连续性和过程的正统性,我理解这是正统性在传递上属性,而不是正统性的来源。

5.另一些讨论:

在Steem 事件中,如果孙宇晨不利用交易所的代币控制节点,会发生后来的事件吗?可能不会。问题不在于孙宇晨不具有正统性,而在于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代币投票的行为不具有正统性。因为这种行为不具有正统性,发生该行为的分叉也就不具有正统性,当大家在选择支持哪一条链时,就不会选择失去正统性的一条。

在区块链上借助链下正统性达成共识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某种思想、某种行为或其他什么是被大家认可的,也就是拥有民意的;那么这种思想或行为是具有正统性的,其正统性来源于民意;那么,当某项目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的,或者行为是如此的,这个项目会被认为是具有正统性的;那么当需要就多个项目做选择或判断时,该项目会因具有正统性而被选择,即大家借助于正统性,在项目选择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此外的两个讨论是,ETH 比ETC 强大,不是因为ETC 不具有正统性,而是在这个情况里,链下的正统性更具优势;现实世界确实是谁有正统性、谁无正统性之别,但在链上,还有正统性来源之别。

区块链在PoW 上的高投入,正是链上正统性,即中本聪共识,的重要性的体现。Vitalik 在文中把区块链空间外强大机制的基础命名为正统性,我以为这是不恰当的,这只是链下的正统性。

四.民意

民意是链下正统性的来源,民意一般通过投票来体现;但投票问题在区块链上有其特殊性。

在现实生活中,正统性主要的打开方式是:由民意决定某个对象具有正统性,再由这个对象代理人民主导/做出决策;在链上,我理解正统性不是赋予固定实体的(一次投票完成),而是作用于具体事件的(每次都要投票),因此需要相对频繁地去收集民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首先是投票率问题:即便是频率低、重要性高的现实中的政府选举,投票率都较低;链上这种既频繁、厉害关系也没那么大的投票,投票率或者说参与率可能低到无法准确地反映民意。

Vitalik 在2017 年写过一篇关于区块链治理的文章,《EOSIO 1.0终发布,V神如何评论之后的链上治理挑战?》,主要讨论的就是投票问题。他在这篇文章中便使用了legitimacy 这个词,他认为低投票率意味着两件事:“第一,投票的结果很难获得legitimacy(正统性、合法性),因为这仅仅反映很小一部分人群;第二,对于攻击者而言,只需要很少一部分代币就可以左右投票结果。”

链上投票的另一个问题是身份问题,链上还无法实现一人一票,即便有做出改进的二次方投票机制,可对于真正重要的事宜,这种机制也面临女巫攻击问题。

因此在2017 年的文章中,Vitalik 提出不应以投票作为唯一的协调机构,以及提出分层的协调机构设计,如果你对治理话题感兴趣,可以把两篇文章结合起来看。投票之外的协调机构是在正统性范畴之内发挥作用,还是在正统性范畴之外发挥作用?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结束语:

这篇文章讨论了一般意义上的正统性;也讨论了如果要在区块链领域使用正统性这个概念,可能需要对正统性本来内涵和外延做出的一些改变;以及区块链上正统性来源问题的特殊性。本文起于兴趣,也在写作的过程中捋清了诸多思绪、发现了诸多有趣。

撰文:李画

致谢:焦虑研究院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杂谈

欧易交易所app下载纽约梅隆银行报告:比特币估值 艺术与科学的交融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将比特币与黄金进行了比较,并强调了S2F模型,以评估数字资产的价格及其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 以下为报告正文: 在当今环境下,法定货币的内在价值日益受到质疑,考虑诸如比特币之类的替代货币的价值越来越重要。我们认为市场对比特币/加密货币有需求。

MANA稳定币为什么要锚定法币?

按照进化的观点,排到第三名的应该是去中心化应用。 比特币以太坊之后是谁? 根据Dune Analytics的统计,截至3月21日,DeFi的独立地址数已经达到了167.29万个,根据DappRadar对DeFi活跃地址数量的监测,截至3月21日,活跃地址的数量约为4.25万个。

MATIC比特币站上6万美元关口背后:看涨投资者缘何爆仓不断?

“现在没人知道比特币这轮涨势的顶点到底在哪里。”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感慨说。 截至4月2日18时,比特币报价徘徊在59527美元/个附近,盘中一度突破6万美元整数关口,创下历史新高60190美元/个。 在虚拟加密数字全球市场分析师Alex Kruger看来,这背后,是比特币又迎来新的利好。

USDC了解加密网络的原罪:如何才能让加密货币世界变得更加公平

Placeholder是一家投资开放区块链网络和Web3服务的风险投资公司。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支撑一个加密货币网络资本的初始分布是什么样子的? 在最近Placeholder和USV团队进行的一次对话中,Fred Wilson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经历的组织在逐渐走向错误的方向,这通常可以追溯到初始的原罪(团队、方法、经济或任何其他关键决策)。

[0:0ms0-0:49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