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起云涌20余年,如今已经庞大到无处不在。但20年前PC时代的时候,电脑浏览器是主要的浏览入口,因此那时候Web是每个产品融合的基础。而从PC互联网转向了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成为了入口,而智能手机必备的原生系统就成为了每个产品需要融合的基础。这一个小的改变,改变了互联网。
最初,伯纳斯·李建立万维网的时候,他所希望的是“平等”,是去中心化的。从技术层面来讲,Open Web的设计就是去中心化的,站点与站点之间、信息实体和信息实体之间彼此关联,信息在各个站点之间的传递、用户在各信息主体内顺畅的流转。
而当智能手机里的原生系统成为了产品根植的基础后,OpenWeb模式转向了NativeApp。
如今,区块链行业诞生了众多的加密货币网络,这些网络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了如服务器一样的基础设施,通过Web端开发各类应用的模式重新开始变得多起来,并且,这次从基础设施间的信息通讯开始改变。OpenWeb的模式好像回来了。
OpenWeb与NativeApp
当年的Open Web为什么转向了NativeApp,主要因为体验和安全。
Web APP的功能有限,不能调用手机功能。性能需要进行检验,不如原生App。每个命令打开都需要重新加载,访问速度慢,无法离线浏览,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天津市住建委与阿里云合作探索区块链在住房建设领域的应用:10月26日消息,近日,天津市住建委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探索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区块链应用场景。(今晚报)[2020/10/26]
而Native App开发,利用iOS、Android开发平台官方提供的开发工具进行APP的开发。功能多,可以访问手机的所有功能。速度快、性能高、整体用户体验好。可以满足离线使用,且安全性好。
这对于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各赛道来说,Native App优势明显,也就成为了互联网产品必须。但随着产品用户量逐渐增加,互联网的中心化越来越明显,隐私、收益等问题频出。加密货币信仰者的目标开始发挥作用了。
Web3.0的开源促进
所有的加密货币社区都是按开源社区的方式组建的,无许可、抗审查、平等、隐私等都是社区崇尚的。
大部分加密社区都在使用Web形态完成开发,开发者的目标大多指向了Web3.0。也就一个具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可以数据确权与授权,具备隐私保护与抗审查能力的去中心化运行的一个互联网。
但目前来看,Web3.0的愿景仍处于无法实现的过程中。网络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协议数量不足、协议设计不够完善,产品性能体验不合格等都成为了Web3.0的阻碍。Web3.0的愿景是可行的,但目前的技术还仍需突破。
如今,加密货币兴盛,除了对于二级市场的火热投资外,加密货币的技术和网络性能都是开发者们正在追求突破的。
以以太坊为例,以太坊对零知识证明技术的运用、对分片技术的利用,以及对经济模型的尝试,都具有行业性的贡献。比特币闪电网络的状态通道模型,对于每个加密货币网络的扩容都是个解决方案。
其实在中心化的技术路径里,扩容、效率、代码等全部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方案,但基于去中心化的基础网络和协议,网络上搭载的应用都要重新设计。
在重建各类应用的同时,开发者们要重新回归对Web的依赖,就像我们目前看到的各网络的钱包,大多依赖浏览器端,或者依靠浏览器插件。在手机端应用,也会基于浏览器入口进入Web页面操作,这种方式也在加密游戏、抽奖等应用里应用。就像大部分的钱包,都有DApp的推荐区域,点击后都是以Web形式出现。这代表着目前的开发现状,也会是目前一段时间内的常态。
而对于App开发惯用的混合开发模式,也就是在原生系统的App里用Web的模式开发。这种方式也许可以成为很多加密货币开发者尝试的方式。加密货币的产品例如Defi,一直都属于网页产品。而那些在App端收集积分等设计,也要面临着操作上的一些延迟。
其实,对于App来说,原生App是一定优化体验最好的方式,主要是需要设计用户的信息以及交互信息是否与链上交互的问题。和大部分开发者聊过“上链”的过程设计后,可以发现,目前不是所有信息上链才是最佳的,重要信息上链即可。重要的是在基础协议上保护用户的权益和隐私。
所以,加密货币的未来应用,想要实现目标,重点还是在偏向Web的部分,首先是网络的开源环境和生态,其次是Web开发的架构,然后将这些嵌套在App的形态中。
不过从现在的Defi产品热潮里,可以看到很多抵押借贷、钱包、去中心化交易所等基于Web的形态出现,也就代表着在下一个领域里,开发者也可以将很多产品业务放进这个模型里。
但同样的,开发一款产品,一定会面临着产品模式和市场的考验。加密货币的产品是要拥抱商业的,而非简单实现什么,在开源且偏向Web修的浪潮里,OpenWeb可以再次得到弘扬,商业会和技术发展同时修正开发者们的开发方向。
修正也不会让项目开发者们背离愿景,我曾询问很多项目方,是否会因为工程化需求而弱化加密货币的愿景,得到的答案都是明确的“No”。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