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1 DB
曾经,韩国加密货币发展迅猛,韩国相关企业通过ICO赚取了数千亿韩元,但好景不到三年。今年,也就是2020年,加密货币公司应交付已向投资者许诺的“黄金路线图”。否则,这些公司会因资本耗尽、投资者不再出资而处于生死攸关的境地。
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也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韩国国内主要的大型企业集团也专注于开发新服务,包括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身份验证服务。
◇“投资者厌倦了希望渺茫的加密货币前景”
对于韩国中小型区块链开发商来说,2020年将是‘生死攸关之年’。2017年,ICO在加密货币投资热潮中达到顶峰,如今热潮已退,辉煌不再。大多数企业未能兑现向投资者展示的‘黄金路线图’,并且自行发行的加密货币缩减了一半。
根据韩国业内人士的说法,大多数成功完成ICO的区块链开发商目前都陷入资金困境。去年,除了部分公司从Accelerator获得投资以外,许多公司因经营困难裁员、关停业务。
厌倦了区块链行业的韩国投资者对此失望至极。没有迹象表明区块链技术服务的用户数量有所增加。
根据区块链应用程序(D-App)统计网站“DApp状态”,与去年相比,D-App在过去一年增长了35%,但每日用户数量下降了55%。这意味着没有新的D-App用户,并有很多用户退出了该服务。
因此,如果今年韩国中小型开发商不提供吸引用户的服务,则会因销量不足而无法生存。然而,韩国投资行业预计,区块链行业将在游戏和去中心化金融领域深入发展。
区块链商业协会`initial DID Association’将出示的‘initial ’的手机使用画面 © 뉴스
韩国国内投资行业的一位官员说:“自去年以来,著名游戏公司已经进入了区块链行业,特别是在美国,区块链游戏用户的交易达到上千万。还可以在区块链游戏中引入抵押贷款等各种还款服务,因此今年仍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ICT和金融业共同发展的‘区块链服务’即将问世
虽然加密货币本身耗尽了资金,但韩国业界对作为加密货币基础的“区块链”技术仍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今年,韩国大企业也在寻求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各种新服务商业化。
根据韩国业内人士的说法,今年上半年区块链行业的重点是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识别(DID)。DID是一个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允许用户基于区块链技术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身份信息。就像我们将您的身份证存入钱包然后在需要时将其取出一样,您也可以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放入您的个人区块链钱包,并在需要时输入私钥(密码)加以证明。
DID可以解决复杂的客户验证程序和安全问题,因此引起了金融行业的关注。实际上,韩国新韩银行的数字研发中心一直在考虑选择“数字资产管理”和“DID”作为金融部门整合区块链的两个领域来加快投资。
认可DID商业价值的信息通信技术(ICT)行业和金融行业结成了联盟,并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认真参与DID研究。这些联盟正在研究用于移动电子证书服务和金融行业的DID系统。
目前,韩国国内DID联盟主要是以韩国最大移动通讯运营商SK TELECOM为首的“初始DID协会”,以区块链开发公司ICONLOOP为首的“MyID Alliance”和以安保公司Raon Secure为首的“ DID Alliance Korea”。
尽管这些联盟之间追求的业务方向有所差异,但韩国国内大企业齐头并进的"区块链服务"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正式上市,因此年初的区块链行业将由大企业主导。
©News1 DB
◇韩国科技部将增加区块链技术研究预算
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的区块链预算预计将从上一年(350亿韩元)增加到400亿韩元,增长14%。
韩国科技部去年8月通过"2020年科技信息通讯部预算及政府技术开发预算",表示"将增加区块链整合技术开发预算,从2019年的117亿韩元增加到2020年的37%,即161亿韩元"。该预算将用来开发区块链核心技术,培养专业服务企业。
非研发领域的支援也接连不断。据悉,今年韩国网络振兴院(KISA)推进的"区块链技术先导支援事业"和韩国信息通信产业振兴院(NIPA)主导的“区块链企业培养支援事业"的预算超过了200亿韩元。
KISA从2017年开始进行的公共先导示范事业今年也将继续。通过该示范事业,政府向10家拥有可以用区块链解决国民利用公共服务带来的不便的企业提供6亿韩元的资助。今年,NIPA还将推进区块链改进研究、区块链技术验证(PoC)支援等现有支援事业。
另外,据韩国相关业界透露,韩国科技信息通讯部最近申请了4500亿韩元的区块链原始技术研发项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该项目旨在促进2021年至2026年国家主导的区块链中长期技术开发。
韩国科技信息通讯部在2018年曾申请过与此相关的项目,但最终失败。科技信息通讯部相关人士表示,"通过分析上次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这次一定会通过的。"因此,区块链开发行业对此次的关注度很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